新区光影之七| 马桥子1984 本溪街的老板和商铺……

发布时间:2020-12-20 查看 140 次

它是开发区最短的一条街,短到都没有铺展开绿化带……

它是开发区最热闹、最有人气的一条街,也是交通最拥堵的一条街。

它叫本溪街。从开发区到新区到自贸区,金马路商圈始终是最热闹最繁华去处。

商圈东西向是中轴线金马路,而南北向大街,北段是辽宁街,南段就是本溪街。

本溪街南起开发区法院门前与黄海路相接,北至金马路交汇口,目测即可知总长仅几百米,却聚集了麦凯乐、万和汇、大商新玛特、友谊商城、乐购等诸多商家云集于此,车水马龙,熙熙攘攘。

从历史的角度来观察这条街,它就是大连开发区的一个微缩图本。

1984年以前,本溪街这里是“小桥流水人家”的田园风光——南侧是马桥子村的一个水库,夏天农家孩子像泥鳅一样在这里畅游;水库北侧是长岭山,东侧是张家屯,南侧是东赵屯和童牛岭的馒头山,马桥子河在本溪街的南端流过。

90年代初,本溪街有了第一家木板房的小酒店,孤零零矗立在那里,这也是本溪街商圈的第一家。老板姓田,是从瓦房店奔着开发区来淘金的,没想到开发初期人气冷淡,金马路下午五点之后就看不到几个人了,何况本溪街?

于是父子俩就想卖房杀回瓦房店去。

但是,这栋木板房却没人买,硬是砸手里了。

田老板就硬着头皮坚持,结果,就有了今天黄金地段的这个田苑酒店。

这块地皮你知道今天值多少钱?

不知道吧,老实说,我也不知道。

当然,田老板的主业也早就不是这个酒店了。有人会说,如果当年他真的把房子卖了,会怎么样呢?

开发区没有如果,只有结果

1993年6月,紧接着是投资2000余万的维纳斯娱乐宫开业了。

维纳斯可谓红极一时啊,许多老板以上“维纳斯”请客吃饭为荣。一进门,就是一尊汉白玉的女神雕塑。许多人进去之后就是先直勾勾地瞅两眼,近似裸体的肌肤颜色的雕塑,哪见过啊。

再说了,当时有几个人说得清希腊神话里的维纳斯和雅典娜呢?

维纳斯娱乐宫外墙是深蓝色的玻璃幕墙,在里边看得见外面,在外面看不见里面。这也新鲜。

说到饭店,本溪街后期还有一家叫东方渔港。这个地儿的前身是马桥子街道办公楼。东方渔港的老板黑龙江人,饭店主打北方菜,很火。我常常领着老乡去那里聚会。但后来老板娘突遇车祸,酒店生意从此滑了下去……

还有侨光大厦里的烧鹅仔,广东粤菜风格,也红火一时。

尽管各家酒店浓装艳质,千娇百媚,本溪街的男一号却只能是后来的昌临大厦。

昌临大厦,又是和一个黑龙江女人有关联有故事的。

这个女人不简单,有时间再细说。

溯本追源。早在1993年年末,银海房地产就在本溪街建起了一幢大厦。

这幢大厦最早叫民族商业城,同时竣工的还有连体的写字间侨光大厦。

1994年民族商业城改名为“双天鞋城”,但五万多平米的大商场冷冷清清,招来的商贩摊位只占了一个角落,虽然商家举办过拳击比赛、服装表演等等,却依然启动不了。

门前冷落车马稀。于是大家都说,这里不适合干商业项目。

那时谁也想不到这里会是一条商业街,因为当时商业街是在五彩城。

1996年,昌临的启动是本溪街发展的拐点。

徐向琴就是我说的黑龙江过来的女人。更准确地说是几个牡丹江人闯进了开发区,要重新启动双天大厦。“她们是不是脑子有病啊”——大概是许多看热闹人的一句潜台词。

确实,开发区没人气,本溪街又不靠近居民区,表面看不具备发展起来的条件。可是让人出乎意料的是,昌临红红火火发展起来了。到2002年大商新玛特进入,而徐向琴则一个华丽转身,又在本溪街对面创建了安盛。

当年昌临这个名字,是徐向琴找了一个“大师”给取的名字,信也罢,不信也罢,“双天”改成“昌临”,昌临果真一天强似一天地来临了。

徐向琴开始创建安盛。安盛,这个名字又是当时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周海斐建议的。

安盛的总体构想中,要有一个大型超市,于是招商引来了当时台湾大佬“好又多”,台湾老板来看开发区,他说这个地方好,但是现在进入还是有点早,人气不足啊。

没想到安盛一开业,好又多就人头簇动宾客盈门。

对了,它就是现在的沃尔玛。

由于昌临的拉动作用,本溪街开始变脸并且一发而不可收。那段时间本溪街似乎每天都在变化,让人眼花缭乱。

例如维纳斯娱乐宫变脸成汇通商业大厦,之后金玛王延和又接手把它改造成为胜志服装大厦,胜志服装大厦再一次改造,变为金玛电子商城……一直到2006年,这里变成友谊商城开发区店。

2000年,一北京老板扔下的烂尾楼收获商厦在沉寂五年多之后装修开业了,一楼的收获电子城则是最早淘碟找A片的地方。但收获电子城仅仅两年多又被炸掉,变成了亿峰广场,麦凯乐开发区店入驻。

我们那时最喜欢的去处,就是昌临一楼的京联书店,这也是开发区真正意义上的第一家书店,老板厉春鹏老先生是内蒙过来的学者。

站在本溪街与黄海路的交汇处向北眺望,本是一个纵深极佳的视角。近景商圈的高楼大厦,远景是蓝天下巍巍大黑山。大黑山硬朗绵延的山脊为本溪街的繁华做了最好的陪衬。

可惜,2008年一处新开发的楼盘,叫什么东北明珠的正好挡住了大黑山,从本溪街向北的视线戛然而止。原本极目楚天舒,被钢筋水泥生硬地挡了回来。

如果说本溪街有什么缺憾,这应该算是一个吧。

从本溪街走过许多大老板小老板,有的还在发展成长,有的跌倒了又爬了起来,有的已经退隐江湖,有的因为膨胀走向没落。

本溪街的发展正是开发区的快速发展期,超常规的发展速度使一些人产生错觉,以为是自己本事大而成了事,岂不知是开发区这个大平台成就了他。所以他误以为自己会百战百胜,会好运连连,所以一膨胀就会跌落下来甚至一败涂地。

感谢这座城市,感谢这条小街,相伴我走过20余年。

将来会是什么样子呢?

拭目以待。